top of page



看病只求心安-醫曝40%醫療措施和藥品-無效甚至有害人體
▲生病看醫生真的有效嗎? 看病只求心安-醫曝40%醫療措施和藥品-無效甚至有害人體 大部分人都相信:以預防為目的的檢查或治療對健康有益處,而生病去看醫生,更是天經地義的事。但真的是這樣嗎?多數人以為可以透過「積極的醫療行動」來保障健康,現實中,我們卻往往時常聽到一些相反的事例,像是「明明每年都安排健康檢查,卻仍突然被宣告罹癌」,或是「接受了手術和治療,但身體不僅沒好起來,反而感覺更糟糕」等,這些情況當然並非臺灣獨有,而且早已獲得不少醫界人士的注意。 2013年,世界醫院排名第一的美國梅約診所,曾發表一項研究指出: 「40%現行的醫療措施和藥品是無效的。」 這項研究一共回顧了363篇醫療實證研究,發現現行的醫療措施和藥品, 只有38%被證明是有益的;另外有22%的結果仍不確定;其餘40%是無效甚至有害人體。 該研究指出的「無效醫療措施」包括:為了穩定性心絞痛而進行的冠狀動脈支架手術、停經後女性的賀爾蒙替代療法、休克患者放置肺動脈導管、心臟手術中使用的藥物aprotinin 和COX-2 止痛藥等。 ▲研究顯示,只有1/3左右的醫療措施被證實能真正幫

Yield Healthy Life
10月1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