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當某些基因出現缺憾-阿爾茲海默症研究有哪些新突破- ApoE4

當某些基因出現缺憾-阿爾茲海默症研究有哪些新突破- ApoE4


一篇新研究發佈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誌上,科學家們證實了一個針對阿爾茲海默症(AD)的結論——當載脂蛋白E的基因出了bug,你就有很大風險會得阿爾茲海默症,有五分之一的阿爾茲海默症患者,是由遺傳因素引起的。


這項新研究主要針對ApoE4。以前的研究就發現,ApoE4是與阿爾茲海默症高度關聯的危險基因,但一直未能證實他們的因果關係。ApoE是指載脂蛋白E,它將膽固醇輸送到全身和大腦,被認為在沉積或清除粘性β澱粉樣斑塊方面,發揮著作用,而粘性β澱粉樣斑塊,是阿爾茲海默症的標誌之一。


一個人可以攜帶三種類型的ApoE基因。一種名為ApoE2的蛋白,被認為可以預防阿爾茲海默症的發展,ApoE3被認為具有中性的疾病風險,而ApoE4幾乎是一顆“定時炸彈”。



如果你帶有一個ApoE4的基因(從父母中的一位繼承而來),這將會使你的阿爾茲海默症發病率增加30%。如果你同時有兩個ApoE4基因(從父母雙親身上同時繼承到兩個這樣的基因),這會令發病率升高到50%以上(不同研究的論文中得出其發病率為50%~90%)。而在沒有ApoE4基因的人群裡發病率較低,只有9%。


阿爾茲海默症一直是人類有待攻克的重要疾病,至今還沒有弄明白它的發病機制到底是什麼,直到去年才有藥物上市,但療效也相對有限。分子生物學和神經科學在20世紀之後取得了一波又一波的突破性進展,生物學家已基本厘清了高度複雜的癌症發病機制,並找到了許多阻止癌症惡化的方法。而在神經與腦科學方面,根據與思維和情感相關的腦化學/腦電反應過程及其特點,已經發明了雖不完美但有效的藥物,用於治療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焦慮症和雙向情感障礙等。


儘管這些藥物還有待深入研究和改進,但在應對這些疾病的過程中,我們至少知道研究方向是否正確,而阿爾茲海默症則完全不是這樣的。儘管我們有一些對發病機制的研究結果,但它們都還屬於假說,未被證實,並且當製藥公司以這些假說為基礎研製新藥時,絕大多數結果都令人沮喪。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篇新研究的結果,它可能會擴大治療方法(包括基因療法)的範圍,影響臨床試驗的設計。並且在這篇文章中,還會梳理一下醫學界目前對阿爾茲海默症的研究,到了哪一步?至今有哪些藥物突破?最後我們列出一位專業醫生給出的應對建議,希望大家可以更瞭解阿爾茲海默症,並對生活中患有這種可怕疾病(不同階段)的朋友,予以盡可能的關懷與幫助。




這次有什麼新發現?


這次有什麼新發現?

在上文中,我們介紹了ApoE4與粘性β澱粉樣斑塊之間的關係,在這次的新研究中,來自西班牙和美國的科研人員,就是在臨床研究中(近3300個大腦資料,以及來自1萬名臨床試驗參與者的資料),將擁有兩個ApoE4基因的人,與擁有其他形式ApoE基因的人進行了比較。


研究發現,擁有兩個ApoE4基因的人,不僅更有可能發生導致阿爾茲海默症的生物學變化,而且他們幾乎可以確定診斷:這種有兩個ApoE4基因的案例,在82歲時出現阿爾茲海默症的生物學症狀的幾率高達95%。


但並不是所有出現這種生物學症狀的人(在大腦中形成粘性β澱粉樣斑塊),都一定會導致阿爾茲海默症。在極少數情況下,ApoE4基因攜帶者的大腦中會出現大量粘性β澱粉樣斑塊,但卻不會出現症狀,這可能是因為其他遺傳或環境因素保護了大腦,但具體是什麼原因,還有待探索。


此外,當有兩個ApoE4基因的人出現症狀時,往往出現的時間更早,平均而言會早出現10年(65歲左右)就患上阿爾茲海默症。


基於這些結果,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巴賽隆納 Santa Creu i Sant Pau 醫院神經內科記憶組主任胡安-福爾特亞(Juan Fortea)博士與其合著者認為:擁有兩個ApoE4基因,應被視為阿爾茲海默症的一種遺傳形式,而不僅僅是一個風險因素,因為擁有兩個 ApoE4基因,確實推動了疾病的進程。


阿爾茲海默症的發病機制非常複雜,至今我們還沒有真正證實其原因。面對這個疾病,好像大自然用人們無法看見的墨水書寫了“規則”,但當我們真正開始研究之後,這些“規則”又被重新塗改了。


最早,研究人員在實驗室的老鼠身上,看到了似乎非常確鑿的證據,矛頭指向一種叫β-澱粉樣蛋白堆積所生成的斑塊,這種黏性蛋白斑塊最終導致突觸被損害,進而引發阿爾茲海默症。多年以來,國際一流醫學雜誌上發表了大量這方面的研究論文,全球醫學機構與新藥研發公司也積極籌款用於這類研究。


但當製藥公司嘗試以“澱粉樣蛋白理論”為基礎研製新藥時,結果卻令人費解而沮喪。臨床實驗中,人腦並沒有像“規則”所闡述的那樣,對這些藥物產生反應。而且如果只是這些藥物應有的功能失效,那倒可以理解,但事實並非如此。在很多情況下,這些實驗性藥物都基本達到了研究者的初衷,似乎是符合“規則”的,但患者的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有時候會出現不可思議地惡化,這就好像火箭發射一切都按設計執行,但卻在發射前夕突然爆炸了一樣。


目前,醫學界對於阿爾茲海默症的發病機制,主要有3種主流假說,依據信號通路上下游順序,它們分別是:


第一,澱粉樣蛋白級聯假說:這個假說認為β類澱粉樣蛋白(Aβ)在腦內沉積,是致病的核心環節,可引發一系列病理過程,並且進一步促進Aβ沉積,從而形成一種惡性放大反應。


目前來看,幾款重要藥物,例如渤健的Aducanumab、lecanemab和禮來的Donanemab,都是靶向Aβ澱粉樣蛋白的AD藥物,為Aβ假說提供堅定支撐。


第二,Tau蛋白磷酸化假說。這個假說認為,病理狀態下,患者腦內Tau蛋白過度或異常磷酸化,使其喪失促微管組裝的生物學活性,微管解聚、軸突運轉出現障礙,進而引起神經細胞的凋亡,導致阿爾茲海默症發生。Tau蛋白的磷酸化與AD患者病程中認知功能缺失密切相關。


第三,膽鹼能假說。該假說認為阿爾茲海默症的產生,是由於患者腦內的神經遞質存在缺陷,導致膽鹼能神經元受到損傷。乙醯膽鹼酯酶(AChE)和乙醯膽鹼轉移酶(ChAT)的活性下降是乙醯膽鹼(Ach)濃度下降、膽鹼能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如果從患者數量角度來說,根據《The China Alzheimer Report 2022》的資料,目前中國60歲以上癡呆症患者約為1507萬人,其中阿爾茲海默症(AD)患者約為983萬人,血管性癡呆(VD)患者392萬,其他癡呆132萬患者,阿爾茲海默症是老年癡呆最主要形式。同時老齡化加劇使得AD成為突出的社會問題,到2030年,我國AD患者人數將突破2000萬人,他們都非常需要有效的藥物。


 

當然,除了ApoE4之外,還有一些與阿爾茲海默症更強關聯的基因被人類發現,比如PSEN基因等等,有些甚至會99%-100%導致阿爾茲海默症。不過可以松一口氣的是,這些基因在人群中的表達量非常低,基本上處於1%以下甚至更低。


一些醫生給出的專業建議

由於醫學界還沒有研發出可靠的治療手段,所以在最後,我們想奉上一份由專業醫生寫的應對AD的策略指南,作者Dr. Marc E. Agronin是一名老年精神病學家,也是Frank C. and Lynn Scaduto Mind Institute at Miami Jewish Health的首席醫療官,這篇文章刊登在華爾街日報上。當然,以下只是一些應對策略,而非治療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僅供參考。


 

預防是關鍵:你需要瞭解隨著年齡增長,會產生的導致腦損傷的風險,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抑鬱症、吸煙、過量飲酒、聽力損失、肥胖、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社會隔離、一些危險活動造成的腦損傷、對衰老的消極態度等等。儘快解決這些問題,並結合有益大腦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降低風險並改善健康狀況。

 

關注一些相關指標:隨著年齡的增長,需要將短期記憶能力、尋詞能力和其他大腦能力視為認知方面的重要指標,就像血壓這樣的指標一樣,需要定期測量和監測。雖然這些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是正常的,但它們也可能反映出壓力、睡眠、焦慮、抑鬱、藥物因素等方面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都是可以扭轉的。如果這些變化持續存在並不斷加劇,則可能是阿爾茲海默症的先兆。

 

及時看醫生:阿爾茲海默症非常複雜,即使我們掌握了所有指標,診斷也可能難以捉摸。不要忽視早期症狀,也不要等到症狀嚴重到無法忽視時才去就醫。要積極主動,一有認知改變的跡象就去尋求幫助,比如老年精神科醫生或神經科醫生,進行全面評估。


 

積極應對:保持腦部活躍,想方設法享受生活。你不需要放棄任何生活,除非這會造成風險。很多病人在治療後依然會繼續旅行、與朋友和家人交往,並從事他們一直喜歡的興趣愛好,但會稍作調整。

 

積極樂觀:雖然當面對阿爾茲海默症時,可能很難做到積極樂觀。但根據科學研究,擁有良好的心態、自信心和目標感,對於降低阿爾茲海默症的患病風險,和改善確診後的健康狀況大有裨益。護理人員可以通過提供同理心和鼓勵正常感來幫助改善態度。專注於自己能做的事情,而不是屈服於自己不能做的事情。

 

歸根結底,我們都走過了同樣的大腦衰老之路,都會帶來神經認知的變化,包括記憶力衰退和認知能力下降等等挑戰。對於那些面臨阿爾茲海默症的患者來說,我們的認知和治療方法已經遠遠超過了幾年前的水準,並且科學有望在未來幾年為我們帶來更多進步,保持樂觀。

Comments


所有產品

諮詢電話:2151-1763      WhatsApp:6297-8955

地址:太子西洋菜北街157號恆安樓10樓157室(太子地鐵A出口)​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30分至晚上7時;

                  星期六,上午10時30分至下午5時;

                「敬請預約」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選購産品到訪前先whatsapp本會通知到訪時間以便接待。

*任何理療服務和病理評估諮詢服務敬請預約

  • Facebook社交圖標
  • YouTube
  • Whatsapp

[加入盈康社營養學教室群組]

盈康社設有whatsapp營養學教室群組,群組內由資深整全營養師主理,教導大家在日常生活正確健康飲食知識,若遇到健康上問題時,指導大家利用深入淺出的營養學知識改善個人健康狀況,群組內的朋友亦可作病理性和健康問題諮訊(免費),亦會將對外的健康專題講座錄影發佈在群組內給大家觀看。

歡迎對健康有追求的人士加入,只要私訊 6297-8955,留下閣下Whatsapp電話號碼和個人稱呼便可。 https://bit.ly/44JJg4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