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保健功效
在《本草綱目)裡這樣描述: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歸肝經、胃經,能夠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促進消化。蒲公英茶最卓越的就是它清火利尿的功能,在歐洲,蒲公英就有“尿床草”之稱,是天然的利尿劑和助消化聖品。
藥用價值
藥學應用簡介:
蒲公英又稱尿床草,對於利尿可是有非常好的效果,它具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C及礦物質,對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另外葉子還有改善濕疹、舒緩皮膚炎、關節不適的淨血功效,根則具有消炎作用,可以治療膽結石、風濕,花朵煎成藥汁可以去除去雀斑,可說是非常有用的一種香藥草,新鮮蒲公英要選擇葉片乾淨、略帶香氣者,乾燥蒲公英則選顏色灰綠、無雜質、乾燥者
蒲公英屬菊科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藥食兼用的植物。據《本草綱目》記載,它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及催乳作用,對治療乳腺炎十分有效。無論煎汁口服,還是搗泥外敷,皆有效驗。此外,蒲公英還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被廣泛應用於臨床。《本草綱目》有句云:「蒲公英嫩苗可食,生食治感染性疾病尤佳。」《神農本草經》、《唐本草》、《中藥大辭典》等歷代醫學專著均給以高度評價。蒲公英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
藥用部位: 乾燥的全草
性味功能 :甘,微苦,寒。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眼結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癰腫,痛胃炎,痢疾,肝炎,膽襄炎,急性闌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癰癤疔瘡, 咽炎,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癘,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尿路感染、肝病、癌症。
蒲公英泡水喝的作用
早在古歐洲時期,藥草師就用蒲公英茶來治療肝臟疾病和預防貧血。現代醫學還證實蒲公英茶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能改善消化系統和高血壓等問題。用蒲公英加薄荷一起泡茶喝,味道芳香而甘甜,而且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抑製作用,所以還能治療病毒性、流行性感冒。
蒲公英藥理作用
本品含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等。
蒲公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肺炎雙球菌、腦膜炎球菌、白喉桿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及卡他球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此外,尚有利膽、保肝、利尿、健胃及輕瀉作用。
煎劑還有激發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化學成分: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膽鹼(Choline)、菊糖(Inulin)和果膠 (Pectin)等。同屬植物藥用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的根中含蒲公英醇(Taraxol)、蒲公英賽醇(Taraxerol)、φ-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β-香樹脂醇(βAmyrin)、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膽鹼、有機酸、果糖、蔗糖、葡萄糖、葡萄糖甙以及樹脂、橡膠等。葉含葉黃索(Lutein)、蝴蝶梅黃索(Violaxanthin)、葉綠醌 (Plastoquinone)、維生素C50~70毫克/100克和維生素D5~9毫克/100克。
藥理研究:1. 抗菌:50%鮮草汁用平板挖溝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有抑制作用;50%全草煎劑用平板挖溝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2. 抗真菌:水浸液用試管稀釋法,1:4對奧杜盎小孢子菌許蘭黃癬菌,紅色毛癬菌等有抑制作用。 3. 抗腫瘤:蒲公英熱水提取物30~40mg/kg腹腔注射,對小鼠艾氏腹水癌皮下接種後11~20天給藥有抑瘤作用,對接種後的1~10天給藥無效,其抗腫瘤作用類似香菇多糖,是通過免疫機制實現的。 另外,本品還有抗胃潰瘍、利膽、保肝等作用。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