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Yield Healthy Life

化學合成維他命C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不等於天然維生素C

已更新:2023年8月15日


化學合成維他命C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不等於天然維生素C


據自然新聞(naturalnews.com)網站報導,許多人都十分了解維生素C對健康好處多多,想方設法加入日常飲食之中,無論是服用補充劑或是攝取含有維生素C的食物。


首先,不少人認為食用人工合成的維生素C,可以取代蔬果。但其實天然植物中所含的維生素C 與人工合成的維生素C 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是不太一樣的。

而化學合成的維生素C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分子結構雖然很像天然的維生素C,但經科學家證實其在生物活性、生物吸收度方面,都有較差的表現。


化學合成的維他命C,其分子式是沒問題的,但結構與天然的維生素C不同,只是天然的維生素的同分異構體。

目前市面上的綜合維他命(包含市售的大品牌),大多為化學合成之純化維生素與無機礦物,並沒有原本食物中數十種天然物質。


日本知名專業保健食品專家田村忠司先生也曾表示:「天然原料的吸收率以及在人體發揮的效果比合成品好,其中最大的優點即是與食物相近。我並不是說天然原料較好、合成原料較差,而是希望各位最好不要購買用廉價合成原料製成的保健食品。」


天然萃取的維他命C 群通常是西印度櫻桃或柑橘類等。而選擇真正天然萃取來源的營養補充品,才不會讓體內不斷累積工業化學產物。

這就是為什麼你應該選擇天然萃取的維他命C的最佳理由,才能給身體產生最好的抗氧化功效與好處。


實際上,合成維生素C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在自然界中並不存在,它無法從植物中提煉,只能由實驗室製造。一般人常把抗壞血酸和天然維生素C當成同一物質,其實,抗壞血酸並非完整的維生素,僅是天然維生素C的一小部分而已。

由於人工合成的抗壞血酸沒有完整的複合物,人體不是從其他部位補足其缺少的成分,就是將其直接排出體外,這樣對身體完全沒有益處。


消費者可能會發現,抗壞血酸廣泛應用至眾多產品,舉凡維生素C補充劑、瓶裝茶品飲料及多種果汁,都能檢查出抗壞血酸的成分。消費者只要細察產品標籤,就能確認是否含有抗壞血酸。然而,澳洲AGM食品公司創始人邁耶(Alan Meyer)表示,雖然許多食物標籤上並未標示抗壞血酸成分,實際上也大量添加,作為防腐劑之用。



玉米糖漿合成的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維生素C

人工合成的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是由玉米糖漿製成,其實是一種很便宜的產品,並要注意轉基因玉米材料對人體的可能潛在危害。


如何分辨吃到的維他命C是化學還是天然呢?

看產品成分最準:只標示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L抗壞血酸,而無標示天然植物萃取來源(如:西印度櫻桃、卡姆果、玫瑰花果蕾、奇異果),有很高的機率就是化學合成的維他命C



維生素C真正存在水果和蔬菜之中

天然的維生素C存在許多水果和蔬菜之中。然而,維生素C一經高溫加熱,就被分解並失去效用。由於巴氏殺菌法是透過加熱(煮沸殺死細菌)形式處理,任何經由巴氏殺菌法處理的飲料,都會使天然維生素C複合物失去效用。因此,廠商多以人工合成的抗壞血酸為替代品。但遺憾的是,抗壞血酸無法取代真實、自然的維生素複合物。


那麼應該如何吸收天然維生素C呢?

首先,避免服用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維生素C補充劑及食用巴氏殺菌法處理過的食品,例如:事先瓶裝製成的茶飲料及含抗壞血酸的果汁。重要的是,須攝取天然、有機、含有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

富有最多量天然維生素C的食物有:草莓、柑橘類水果、針葉櫻桃(Acerola Cherry,新鮮或粉狀的形式)、黑加侖(Black Currant,又名黑醋栗)、木瓜、獼猴桃(奇異果)、甜椒、番石榴、甜瓜、抱子甘藍(Brussel Sprouts)、羽衣甘藍(Kale)、甜菜、菠菜、球花甘藍(Broccoli)、花椰菜、番茄等。

推薦閱讀

糖的害處資訊


推薦閱讀:

抗氧化 / 消炎性營養補充品

140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所有產品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