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過敏免疫風濕科常用檢查名詞解釋

已更新:2022年4月5日



過敏免疫風濕科常用檢查名詞解釋


發炎指數 通常指的是紅血球沉降速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與C反應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PR),是醫生用來判斷病人是否身上有發炎的依據。 像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有紅腫熱痛時,就是有厲害的發炎。 然而這類檢查通常只能反映全身是否有發炎,而無法用來判斷發炎的位置,身上哪裡發炎仍有賴問診與理學檢查。

ANA抗核抗體

是自體免疫疾病例如全身性紅斑狼瘡的一個重要的指標,但是ANA也有可能在其他不是紅斑狼瘡的情況下出現,例如一些慢性肝炎的病人也會有ANA陽性。


抗雙股DNA抗體(anti-ds-DNA ab)

當病人有全身性紅斑腎炎時,可以做為腎炎活性的參考,指數越高通常活性越高,但是各人間的差異很大,通常與自己以前的數字比較。

 

Anti-CCP(抗環瓜氨酸抗體 )

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多以抽血檢驗RF(類風濕性因子 )指數為主,但是約有二十%到三十%的病患無法用此方式診斷出來;Anti-CCP(抗環瓜氨酸抗體 )有九十%到九十五%的敏感度,可大幅提高正確診斷率;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若能在檢驗RF的同時加測Anti-CCP,將能更有效、更精確掌握病情。

RF類風濕因子

約有百分之七十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會呈現類風濕因子陽性,所以即使類風濕因子陰性,只要關節的症狀符合,仍然可以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反之出現類風濕因子 也不一定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所以類風濕因子陽性的人仍須經醫師判斷方能得知是否為類風性關節炎。

 

抗體

是身體用來抵抗感染的一種蛋白質,例如我們說某人對B型肝炎有抗體,表示該人對B型肝炎

已經有抵抗力了。但是在許多風濕病,病人體內有一些有害的抗體,例如全身性紅斑狼瘡的抗雙股DNA抗體 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所以醫師會抽血做追蹤作為診療參考。

 

補體

血中配合抗體對抗外來病菌的重要蛋白質,但是在紅斑性狼瘡的病人,補體會有不正常的消耗,也就是說當紅斑活性上升時,補體常常是下降的。

尿液常規檢查

可以用來偵測與紅斑相關的血尿與蛋白尿,或者某些血管炎也會有血尿和蛋白尿的狀況。

血球計數

可以看出是否有白血球過高或過低,是否有貧血,是否血小板太低等等。 在一些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會有白血球低下或血小板低下的情況。

 

切片(生檢) Biopsy

有許多的風濕病因為臨床的症狀都十分相似,所以需要靠皮膚和其他器官如肌肉、肺部與腎臟的切片來確定診斷,才能做最適當的治療。醫生會以最安全的方法進行評估。

肺功能測試

肺功能可以用來評估氣喘、全身性紅斑狼瘡或者皮肌炎相關的間質性肺病。

肝功能

一般指的是大家常看到健檢報告上的GOT與GPT。因為風濕病本身以及風濕病用藥有時候會影響肝功能,所以長期追蹤的病人每隔一陣子都會抽血追蹤肝功能。

 

腎功能

一般指的是大家常看到健檢報告上的 cre (肌酐酸)。因為風濕病本身以及風濕病用藥有時候會影響腎功能,所以長期追蹤的病人每隔一陣子都會抽血追蹤腎功能。

 

尿液常規檢查

可以用來看是否尿中有尿蛋白,血尿或膿尿。可用於紅斑腎炎的追蹤。

推薦閱讀

功能營養學


推薦閱讀:

針對免疫系統反噬 / 腸漏症 / 濕疹 / 過敏系列

5 次查看0 則留言

所有產品

bottom of page